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蚀灵玄途 > 第300章 磨坊的石碾与未磨的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0章 磨坊的石碾与未磨的麦

镇口的老磨坊,木轮总在月圆夜转得格外欢。磨坊的石碾子是青石做的,碾盘上的纹路被磨得深如沟壑,边缘处刻着个“石”字,是磨坊主人石老栓的名号。石碾旁的竹筐里,总堆着半筐带壳的新麦,麦壳上沾着些细碎的糠皮,像是刚被谁簸过,却总也磨不完——镇上的人说,这是石老栓的魂还在守着磨坊,等他那没回来的儿子,把最后一筐麦磨成面。

这年芒种,沈知意帮磨坊的新主人李大叔检修木轮,蹲在碾盘旁拧螺丝时,忽然听见石碾“咕噜”响了一声,碾子边缘的麦粒自己往碾盘中间滚,像是有双无形的手在拨弄。他抬头看,见竹筐里的新麦少了半捧,筐底露出个布包,裹着些泛黄的麦种,种皮上用红漆点着个小小的“回”字。

“这是石老栓的麦种!”李大叔扛着锄头从外面进来,裤脚还沾着田泥,“三十年前,他儿子石根去城里学磨面手艺,走的时候带了袋新收的麦种,说‘爹,等我学会了新式磨法,就回来让磨坊的石碾转得比城里的机器还快’。结果石根在城里遇了车祸,人没了,石老栓就每天往竹筐里添麦,说‘根儿最爱吃新麦磨的面,得等他回来尝’。”

沈知意解开布包,麦种里滚出个油布卷,展开一看,是张磨房的图纸,上面画着石碾的改进图,旁边用铅笔写着“加个木齿轮,碾速能快三成”,字迹带着股少年人的毛躁,正是石根的笔迹。图纸背面记着几行字:“爹,城里的机器磨面快,却没石碾的香,等我回来,咱把石碾改改,又快又香。”

“石老栓当年真就按图纸改了。”李大叔往石碾上泼了瓢清水,用抹布擦着碾盘,“你看这碾盘边缘的凹槽,就是加齿轮时凿的。他改完那天,蹲在石碾旁哭了半宿,说‘根儿的法子真灵,就是没人陪我试了’。”

正说着,磨坊的木门“吱呀”开了,一阵风吹进来,卷着麦糠落在石碾上,竟堆出个小小的“面”字。沈知意往竹筐里一看,不知何时多了个铁皮盒,盒盖上画着个石碾,旁边站着个举着磨杆的小人,正是石根小时候的模样。

打开铁皮盒,里面没有麦种,只有本磨房日记。第一页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石碾,旁边写着“我和爹的磨坊”。往后翻,记着石根学磨面的日子:“今日爹教我簸麦,糠皮迷了眼,他用袖子给我擦,说‘磨面得先净心’”“爹说石碾是有性子的,你对它好,它磨出的面就细”,最后一页停在三十年前的芒种,画着个空的面粉袋,旁边写“等我回来装满”。

“这日记石老栓藏了三十年。”李大叔的声音有些发颤,“他走的前一天,还在石碾旁摆了副碗筷,说‘根儿爱吃新麦馒头,我得等着给他腾地方’。”

话音未落,石碾突然自己转了起来,碾盘上的麦粒“簌簌”落下,被碾成细碎的麦粉,随着石碾的转动扬起层白雾。沈知意看见碾盘的凹槽里,卡着个小小的木齿轮,正是按石根图纸做的,只是齿牙处有些磨损,像是被反复打磨过。

“是石老栓在试齿轮!”李大叔指着石碾,“他总说,根儿的法子不能白费。”

石碾转得越来越快,麦粉在磨盘中央堆成小山,竟慢慢显出个“盼”字。沈知意想起日记里的空面粉袋,突然明白过来——石老栓不是在等儿子回来吃面,是在等有人把他改的石碾用起来,把儿子的法子传下去。

他从磨坊的角落找出个新的面粉袋,刚铺在石碾旁,就见麦粉自己往袋里钻,转眼就装满了半袋。这时,磨坊外传来阵自行车的铃铛声,一个穿工装的年轻人扛着个工具箱走进来,车后座绑着个新做的木齿轮,齿牙比石碾上的更精巧。

“您是来修磨坊的?”沈知意问。

年轻人放下工具箱,指着石碾上的齿轮:“我爹是石根的徒弟,他说石大爷当年改的齿轮总卡壳,让我来修修。”他从工具箱里拿出张图纸,上面的改进方案比石根的更细致,“我爹说,石根叔临终前总念叨‘齿轮得加润滑油’,这话他记了三十年。”

年轻人的工具箱里,还藏着个布包,里面是袋磨好的麦粉,粉里掺着些细碎的桂花:“这是按石根叔的方子做的,他说石大爷爱吃桂花面,当年总在磨坊后墙种桂花。”

三人正说着,石碾突然“咔嗒”一声停了,卡着的木齿轮自己弹了出来,落在年轻人手里。年轻人拿起新齿轮往凹槽里一装,石碾立刻转了起来,速度比刚才快了一倍,磨出的麦粉细得像雪。

“成了!”年轻人笑着往石碾上撒了把桂花,麦粉立刻染上了甜香,“石大爷,石根叔,你们看,这齿轮转得多顺。”

沈知意看见石碾的影子落在地上,竟和年轻人的影子重叠在一起,像是石老栓和石根站在他身后,手把手教他调试齿轮。磨坊后墙的桂花突然落了下来,飘进面粉袋里,和麦粉混在一起,香得人心里发暖。

当天傍晚,李大叔用新磨的桂花面蒸了馒头,摆在石碾旁,对着空碗筷说:“石老哥,根儿,面磨好了,你们尝尝。”馒头的热气里,他看见石碾上的“石”字突然亮了亮,像是有人在点头应和。

年轻人在磨坊的墙上挂了块木牌,上面写着“石根齿轮改进法”,下面贴着石根和他父亲的图纸。他说以后每月都来磨坊看看,教镇上的人怎么保养齿轮,“不能让石大爷和石根叔的心思白费”。

沈知意离开磨坊时,看见竹筐里的新麦已经磨完了,筐底刻着行新字:“麦会吃完,磨不停转”。风穿过磨坊的木轮,带着桂花面的甜香,漫过整个镇子,像是在说,有些等待不是空等,是把没说完的话、没做完的事,变成能让人接着走下去的路。

后来,镇上的人都说,老磨坊的面比城里机器磨的香,尤其是桂花面,吃着总让人想起石老栓蹲在碾旁擦汗的样子,想起石根趴在图纸上画齿轮的模样。有人问年轻人,是不是真的有两个影子在帮他调齿轮,他总是笑着指石碾:“你听这转动的声儿,多匀,不是他们在扶着磨杆,是谁在给咱使劲呢?”

磨坊的木轮还在转,石碾上的麦粉落了又起,把三十年前的“等”,磨成了现在的“续”,磨成了麦香里藏着的那句——只要有人接着磨,日子就会像这面粉一样,细水长流,带着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