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蚀灵玄途 > 第611章 畸人藏巧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辰拄着藤杖,在西州与中州交界的“迷藤渡”前停住了脚步。这里的藤路盘根错节,水绫藤与铁线藤缠成一团,连常年往来的商队都得靠藤制路标辨认方向。渡口旁搭着个歪斜的藤棚,棚下坐着个用藤条绑着左臂的汉子,正用一只手编藤筐,动作竟比常人双手还快。

“老人家要过河?”汉子抬头,露出张被藤条勒出淡红印痕的脸,左眼似乎不太好使,总微微眯着,“这渡的藤桥得等月亮出来才稳,潮气重的时候,水绫藤会发滑。”

林辰看着他左臂的藤条——那不是普通的绑带,而是用云雾藤编的“护骨带”,缠着细密的“锁龙结”,显然是懂藤艺的人所为。“壮士这手艺,怕是南州老编匠的路子?”他指着筐壁的“鱼鳞扣”,“这编法带着水绫藤的柔劲,却比寻常的紧实三成。”

汉子手里的藤条顿了顿,嘴角扯出个笑:“算您老有眼光。我爹是南州编藤渡的,当年教我编筐时,总说‘手笨就用藤补’。后来我在北州军寨护藤路,被落石砸断了左臂,右眼也溅了沙,倒是把左手练出来了。”他举起刚编好的筐,筐底竟用铁线藤嵌了个“稳”字,“您看,断了只手,反倒懂了藤的‘借力’——左手按不住,就用膝盖顶;眼睛看不清,就靠藤条的触感辨松紧。”

林辰接过藤筐,指尖抚过那铁线藤嵌的字,笔画刚硬却不硌手。“这叫‘残手巧编’,”他取出《七州藤谱》,“能让我记下来吗?不光记编法,还得记你说的‘借力’——藤能借力生长,人也能借力前行。”

汉子从棚角拖出个藤制工具箱,里面摆满了磨得发亮的编刀、锥子,每个工具的柄都缠着防滑的沙棘藤:“您记吧。我这筐卖得比别人贵,不是因为编得好,是因为买的人都知道,这筐里有股子‘摔不烂’的劲。”

过了迷藤渡,林辰在中州的“废藤墟”遇见了更奇特的人。这里曾是七州最大的藤器工坊,后来遭了天火,只留下片缠绕着焦黑藤条的断壁。废墟中央,个头发花白的老妪正用烧焦的藤条拼画,地上已经拼出幅《藤路全图》,焦黑的藤条代表老藤路,新抽的绿藤代表新修的路段,竟比官府的舆图还详细。

“这是……黑风口塌的那段?”林辰指着图中一处用红藤标出的缺口,正是他遇险的地方。

老妪没回头,手里捏着根半焦的跨州藤:“去年塌的,今年修的新藤路绕了个弯,用的是云雾藤和铁线藤混编,比原来的宽三尺。”她忽然抓起一把焦藤,往图上的中州位置一撒,“这里要新修藤轨,用红藤做枕木,耐磨。”

林辰这才发现,老妪的眼睛蒙着层白翳,竟是个盲人。“您看不见,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我摸的。”老妪伸出枯瘦的手指,抚过地上的藤条,“焦藤硬,新藤软,铁线藤糙,水绫藤滑,摸多了就知道哪是哪。当年工坊烧的时候,我摸着藤柱才爬出来的,这些藤早刻在我心里了。”她从怀里掏出个藤制的小匣子,打开后里面是数十根不同的藤条样本,每根都贴着用针刺出的标记,“这是七州的藤,我摸一根就知道它长在哪个州的山坳里,喝的是雨水还是溪水。”

林辰看着那些用针刺出的标记,忽然想起师傅说过的“盲辨藤性”,据说百年前有位老藤匠能闭着眼认出七州的藤,没想到今天竟遇见了传人。他取出自己收集的红藤样本:“老人家,能摸摸这个吗?”

老妪的手指刚触到红藤,就“咦”了一声:“黑风口的红藤,沾了铁矿砂的气,还带着点臭艾的味。这藤性子烈,得配着云雾藤用才温顺。”

林辰心服口服,在《藤谱》上记下:“中州盲妪,以手辨藤,知其生境,晓其性情,创‘触藤识路’之法,可补舆图之缺。”

离废藤墟不远的山脚下,有个用藤条围起来的小院,院里种着些从未见过的藤——有的藤叶边缘长着细刺,有的藤花像串小铃铛,最奇特的是株爬满篱笆的藤,藤条上结着拳头大的果子,果皮上的纹路像张人脸。

“这是‘面藤果’,”个跛脚的青年从屋里出来,左腿明显比右腿短,走路时却异常稳当,原来他的左脚套着个藤制的“增高鞋”,鞋底是用多层铁线藤压制的,“我爹是个游医,说这果的汁能治面瘫,可惜他没来得及配药就走了,我守着这些藤,想把方子试出来。”

青年的院子里堆满了藤制的试验工具:用云雾藤编的药筛,用沙棘藤做的捣药杵,用水绫藤缠的药罐,最显眼的是个藤制的“分液架”,几层架子上摆着不同颜色的藤汁,标签都是用藤条拼的字。

“您看这个,”青年指着一瓶淡绿色的汁液,“是面藤果和红藤根泡的,我给邻村的张叔试过,他歪了半年的嘴,喝了三个月竟正过来了。”他又指着另一瓶褐色的,“这个失败了,加了太多沙棘藤,太酸,病人喝不下去。”

林辰看着他用藤制工具小心翼翼地调配药剂,左腿的藤鞋在地上磨出轻微的声响,却丝毫不影响他的动作。“这些工具都是你做的?”

“嗯,”青年笑了,露出两颗小虎牙,“腿不好,走不远,就琢磨着让藤替我跑腿。这分液架能自动滴药,捣药杵绑在摇柄上,不用弯腰就能捣……”他忽然压低声音,“其实我知道,好多人笑我瞎折腾,可我总觉得,我爹留下的这些藤,不会骗我。”

林辰拍了拍他的肩膀,在《藤谱》上画下那株面藤果:“折腾得好。七州的藤,本就是让人折腾出用处的。你爹没完成的,你接着做,总有一天,这面藤果的方子会像红藤酒那样,传遍七州。”

夕阳西下时,林辰坐在青年的藤院门槛上,看着那些奇形怪状的藤在暮色中摇晃。他忽然觉得,自己遇见的这些“怪人”,其实是最正常的人——他们带着伤,带着憾,却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在了藤上,让那些无声的草木,长出了能支撑生命的力量。就像这七州的藤路,断过,塌过,却总能被人用双手,一点点接起来,往前铺,往前伸,直到把所有的山川、所有的人心,都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