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我在聊斋当合同工 > 第163章 话里有话,弦外有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3章 话里有话,弦外有音

玉醴宫夜宴之后,林曦(林寒)在青丘的处境变得微妙起来。胡清源长老依旧客气,每日邀他品茗论道,游览胜景,但话题始终围绕着风花雪月、修行心得,对林曦旁敲侧击关于小谢、关于胡灵儿、乃至关于青丘现状的试探,总是轻描淡写地绕开,或用一番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搪塞过去。那种感觉,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使不上劲。监视他的狐女侍从数量未变,但眼神里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审视。连坊市间那些狐族,看他的眼神也多了些复杂的东西,既有好奇,也有疏离,甚至一丝……同情?

一句话,正着说,反着说,绕着说,藏着说,意思千差万别。这青丘仙境,看似超脱,实则人情世故的弯弯绕,一点不比凡间少。

这天下午,胡清源又邀林曦在“听雨阁”品茶。听雨阁建在一处悬崖边,窗外云海翻腾,景色壮丽。茶是顶级的“云雾灵尖”,水是千年寒潭的“无根水”,茶具是温润如玉的“暖烟瓷”。一切都很完美,完美得让人不自在。

“林小友,近日在青丘住得可还习惯?”胡清源捻着茶盖,慢条斯理地开口,笑容和煦。

“承蒙长老盛情,青丘仙境,名不虚传,晚辈受益匪浅。”林曦拱手,标准的外交辞令。他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场白,重头戏在后头。

“习惯就好,习惯就好。”胡清源点点头,话锋却不着痕迹地一转,“只是我观小友,眉宇间似有郁结之色,可是有心事?莫非是嫌我青丘招待不周?”

来了。林曦心中冷笑,面上却愈发恭敬:“长老说笑了。青丘待晚辈如上宾,晚辈感激不尽。只是……晚辈此行,实为寻人诺言而来,如今人海茫茫,线索渺茫,心中难免焦虑,让长老见笑了。” 他直接把话挑明一半,看对方如何接招。

“寻人?哦,是了,小友曾言,是为了一位故人之后,名曰小谢的狐族女子。”胡清源恍然状,轻轻啜了口茶,放下茶杯,叹了口气,“唉,此事老朽也深感惋惜。小谢那孩子,当年也是天资聪颖,可惜……年少气盛,误入歧途,以致香消玉殒,实在是我青丘一大损失啊。”

“误入歧途?”林曦抓住这个词,“晚辈听闻,小谢姑娘是为情所困,才离族而去,何来误入歧途之说?”

“情?”胡清源摇摇头,露出一副“你还是太年轻”的表情,“小友啊,你我修行之人,当时刻谨记,情之一字,最是害人。尤其是我狐族,天生情孽深重,更需以礼法约束,以理性驾驭。放纵情欲,便是堕落的开始。小谢便是前车之鉴啊。她不顾族规,执意与凡人相恋,不仅害了自身,更连累其亲族,令人痛心。” 他这话,听着是感慨,实则是在给小谢定性,也是在敲打林曦,莫要步其后尘。

林曦不为所动,继续追问:“可晚辈听闻,小谢姑娘那一支族人,似乎也因此事受到牵连,境况不佳?”

胡清源面色微微一沉,随即恢复如常,淡淡道:“族有有族规。小谢触犯天条,其亲族管教不严,自然需受惩处,以儆效尤。此乃维护我青丘纲常秩序之必须,非是牵连。” 他把“惩处”说得理所当然,将责任完全推给了“族规”和“管教不严”。

“那……如今可还有小谢姑娘的直系亲族在世?晚辈受其所托,总需有个交代。”林曦步步紧逼。

“直系亲族?”胡清源沉吟片刻,摇了摇头,“据老朽所知,应是没了。毕竟已是百年前旧事,沧海桑田啊。倒是有个远支的表亲,便是那日献舞的灵儿丫头,天赋不错,如今在本家悉心栽培下,倒也出息,算是告慰其先祖在天之灵了。”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到了胡灵儿身上,并强调了“本家悉心栽培”。

“灵儿姑娘……确实风采过人。”林曦顺着他的话赞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只是晚辈那日观舞,总觉得灵儿姑娘眉宇间,似有淡淡忧色,不似寻常少女欢快,可是有何心事?”

胡清源眼中精光一闪,呵呵笑道:“小友观察入微。灵儿那孩子,心思是重了些。许是感怀身世,又一心向道,勤于修行,故而显得沉静些。这也是好事,沉静方能生慧嘛。总比那些轻浮孟浪之辈强。” 他再次将胡灵儿的“忧色”解释为“感怀身世”和“勤于修行”,并又暗戳戳地贬损了一下“轻浮孟浪”(无疑包括小谢)。

林曦心中明镜似的,这胡清源说话,真是滴水不漏,每一句都站在“道理”的制高点上,让你抓不住错处,却又把你所有想探听的路都堵死了。他决定换个角度,敲山震虎。

“长老所言极是。”林曦点头表示受教,然后看似随意地说道,“晚辈前几日在坊市闲逛,偶遇一卖酒的老翁,其所酿‘忘忧散’别有一番风味,尤其那一丝怅惘之意,令人印象深刻。老翁言道,此酒原名‘归真酿’,用了后山禁地边的‘回魂草’根须,可惜如今那草也快采不着了。却不知那后山禁地,是何等所在?竟连一株草也如此珍贵?”

听到这话,胡清源捻着胡须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厉色,虽然瞬间掩饰过去,但没逃过林曦的眼睛。他呵呵干笑两声:“坊市间的闲言碎语,小友何必当真。后山乃老祖宗清修之地,自是禁地,寻常不得入内。至于什么回魂草,不过是些低阶灵植,年份久了,沾染些地气,便被无知小妖夸大其词罢了。我青丘物产丰饶,灵草仙葩无数,小友若感兴趣,明日老朽让人送些‘玉醴泉’的仙酿来,那才是正统滋味。”

他轻描淡写地将“禁地”和“回魂草”的重要性抹去,并再次抬出“老祖宗”和“正统”来压人。

“原来如此,是晚辈孤陋寡闻了。”林曦故作恍然,不再纠缠此事,转而问道,“那日宴上,见昆仑墟玄诚子道长风采卓然,却不知他远道而来,所为何事?莫非青丘与昆仑,亦有往来?”

提及玄诚子,胡清源神色稍缓,捋须道:“玄诚子道长乃世外高人,与我青丘有些渊源,此次是应老祖宗之邀,前来论道切磋,不久便会离去。” 他语焉不详,显然不愿多谈。

一番机锋下来,林曦对青丘的局面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1. 小谢之事是禁忌,被定性为“反面教材”,相关亲族已凋零。

2. 胡灵儿被“本家”(即胡清源代表的掌权一派)严格控制,是重点培养\/监控对象。

3. 后山禁地是核心秘密,与“老祖宗”直接相关,不容打探。

4. 青丘内部等级森严,“规矩”大于天,任何“出格”行为都会受到严惩。

5. 胡清源是“规矩”的坚定维护者和执行者,话语权极大。

6. 昆仑墟来客目的不明,但胡清源似乎不愿多谈。

这场谈话,看似平淡,实则暗流汹涌。胡清源每一句话都在划界线、定调子、敲警钟。而林曦的每一次提问,也都在试探底线、寻找破绽。

最后,胡清源意味深长地看着林曦,缓缓道:“林小友,老朽观你非池中之物,他日必有大成就。只是年轻人,有时难免意气用事。须知,这世间万事,皆有定数,强求不得。顺应天意,遵守规矩,方能长久。有些事,过去了就让它过去,有些人,错过了便是无缘。执着于往事,于己于人,皆无益处啊。”

这话,已经是赤裸裸的警告和劝退了。意思是:小谢的事你别管了,青丘的规矩你别碰,老老实实做客,然后该干嘛干嘛去。

林曦心中冷笑,面上却恭敬道:“长老金玉良言,晚辈谨记于心。只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总要尽力而为,求个心安罢了。”

胡清源深深看了林曦一眼,不再多言,只是淡淡道:“茶凉了,换一盏吧。”

谈话至此,已无继续的必要。两人又闲聊几句无关痛痒的话,便各自散去。

回到“栖云轩”,林曦回想方才对话,心中愈发沉重。这青丘,就像一个精心编织的、密不透风的网,每个狐族都是网上的结点,被无形的丝线操控着。胡清源就是那个织网和掌控丝线的人之一。而那张最大的网,很可能就来自后山禁地那位从未露面的“老祖宗”。

想在这种情况下查明小谢真相、帮助胡灵儿,甚至完成送残魂归乡的承诺,难如登天。硬闯肯定不行,那无异于以卵击石。必须找到这个严密网络的弱点,或者……等一个变数。

他想起了宴会上那个意有所指的玄诚子,想起了坊市那个发牢骚的卖酒老狐,还想起了胡灵儿那求助的眼神。这青丘,并非铁板一块。水,或许比想象中更深。

他摸了摸怀中那缕小谢的残魂,感受到其中传来的悲伤与不甘,眼神逐渐坚定。这条路很难,但既然走上了,就没有回头的道理。有些话,听着是一句,实际顶一万句。有些事,看着是绝路,未必没有转机。

他需要耐心,需要机会。而机会,往往是等来的,或者说,是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