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王妃杀疯了,王爷连夜扛她跑路 > 第229章 暗中跟踪,神秘人的身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9章 暗中跟踪,神秘人的身份

第229章:暗中跟踪,神秘人的身份

马车车帘落下的瞬间,柳惊鸿背靠着柔软的锦垫,整个身体的线条却在一刹那间绷紧。方才那道冰冷的视线,如同一根无形的针,精准地刺破了她“苏夫人”的温婉外壳,直抵内里那个代号“幽灵”的特工灵魂。

那不是寻常人的打量,更非登徒子的窥探。那是一种同类之间,在黑暗中偶然擦肩时,瞬间的警觉与审视。对方的敏锐程度,超出了她的预料。

马车行进的轻微颠簸,成了此刻唯一的声响。绿萼坐在对面,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自家王妃的神色,见她垂着眼帘,一言不发,只当她是宴会劳累,不敢打扰。

“停车。”柳惊鸿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命令。

车夫应声勒住缰绳,马车稳稳停在一条相对僻静的街道上。

“王妃?”绿萼不解地抬头。

“我忽然想起有样东西忘了买,是给母亲调理身子的一味稀罕药材,只有城西的‘百草堂’才有。”柳惊鸿掀开车帘一角,看向窗外,语气恢复了“苏夫人”的柔弱与随性,“你先带宋先生回朱雀大街的院子,让他好生歇着,不必等我。”

宋子安此刻还沉浸在攀上高枝的兴奋中,闻言连忙在车外拱手道:“夫人客气了,子安自己回去便可。怎好劳烦夫人的侍女。”

“宋先生是客,哪有让客人自己回去的道理。”柳惊鸿的语气温和,却不给他拒绝的余地,“绿萼,送宋先生回去。”

“可是王妃您……”绿萼还是不放心。

柳惊鸿放下车帘,声音隔着帘子传来,带了点不耐烦的娇嗔:“怎么?怕我一个大活人还能在京城里丢了不成?快去快回。”

这番话既符合苏夫人不谙世事的任性,又带着王妃本身的威严。绿萼不敢再多言,只得领命,引着还在推辞的宋子安,乘坐另一辆随行的仆役马车,朝着相反的方向行去。

听到另一辆马车远去的声音,柳惊鸿对车夫吩咐道:“去城西,慢点走。”

马车再次启动,不疾不徐地汇入夜色下的车流。柳惊鸿闭上眼,脑中迅速构建出方才那黑衣人离去的路线图。

他从太子府侧门出来,没有乘坐任何交通工具,而是选择步行混入人流。这种行为模式,意味着他对自己的隐匿能力极有自信,并且目的地不希望被任何车马印记所追踪。

他走的是与主干道平行的僻静小巷。

柳惊鸿再次睁开眼时,眼中已无半分“苏夫人”的影子,只剩下猎人般的冷静与专注。

马车又行过两条街,在一个昏暗的拐角,她对车夫道:“在此处等我,我去去就来。”

不等车夫回应,她已如一片羽毛般悄然下车,身形一闪,便消失在浓重的夜色里。

拐进一条伸手不见五指的死胡同,柳惊鸿背靠着冰冷的墙壁,动作快得只剩下一连串残影。那身显眼的月白色长裙被利落地剥下,与外罩的纱衣一同被揉成一团,塞进一个她早就藏在车上、此刻随身携带的布包里。

她从布包中取出另一套准备好的衣物——一件浆洗得发白的灰色短打,是城中脚夫伙计最常见的穿着。三两下换好,她又从怀中摸出一个小油纸包,用指尖沾了些黑灰色的药膏,在脸颊和额头抹了几下,让肤色变得暗沉粗糙。最后,她将长发迅速盘起,用一顶破旧的毡帽盖住。

当她再次从胡同里走出来时,那个弱不禁风的江南富孀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身形瘦削、毫不起眼的半大少年。

她没有立刻去追,而是绕了半圈,从另一条路切入,凭借记忆和特工的路径预判能力,抄到了黑衣人前方的一条必经之路上。

她靠在一个馄饨摊的角落,低头装作整理鞋子,用眼角的余光锁定了那个在人群中穿行的黑色身影。

那人走得不快,步履却很特殊,每一步的距离、节奏都近乎一致,像用尺子量过一般。他完美地融入了夜色,既不引人注目,又与周围那些或急或缓的路人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

柳惊鸿心中一凛。这是经过最严苛的潜行训练后,才会形成的肌肉记忆。

她不紧不慢地跟了上去。两人之间,始终隔着二三十步的距离,中间夹杂着三三两两的夜归人。她从不用正眼看他,只是利用路边店铺窗户的倒影,水坑里的反光,甚至一晃而过的灯笼投下的影子,来锁定他的位置。

她的脚步时而散漫,时而匆忙,完美地模仿着一个在街上游荡的顽童。有一次,一队巡夜的兵丁经过,她立刻蹲下身,装作被路边的蛐蛐吸引,直到队伍走远,她才吹着口哨,吊儿郎当地跟上。

那黑衣人显然也十分警惕,途中数次在拐角处佯装停步,或是在小摊上随意问价,实则是在观察身后是否有人跟踪。

但柳惊鸿的跟踪技巧早已臻于化境,她总能在他回头的前一秒,找到最完美的掩护,化作街边的一块石头,一棵树,一个路人甲。

这无声的较量,在京城深夜的街巷里上演。一个在明,一个在暗,如同两只在黑夜中对峙的狸猫,都在试探着对方的边界。

穿过大半个京城,黑衣人最终停在了一条名为“墨香街”的巷子口。这里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街道两旁多是笔墨纸砚铺和书画装裱店。

此时夜深,店铺大多已经上板打烊,整条街寂静无声,只有风吹过店铺幌子,发出轻微的“呼啦”声。

黑衣人没有走进去,而是在巷口的一棵老槐树下站定,似乎在等什么。

柳惊鸿则闪身躲进街对面一家茶楼的屋檐阴影下,与黑暗融为一体。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一个挑着担子的更夫,敲着梆子从街头“笃、笃、笃”地走来。

当更夫走到老槐树下时,他的梆子声忽然变了节奏,从原本的两下一顿,变成了三轻一重。

黑衣人听到这暗号,这才迈步,走进了墨香街。他没有走向任何一家看起来气派的店铺,而是径直走到一家毫不起眼的、名为“古道斋”的笔墨铺前。

铺子早已关门,黑衣人抬手,在门板上极有规律地敲了三下。

“吱呀”一声,门开了一道缝,他侧身闪了进去,门又悄无声息地关上了。整个过程,快得像一个幻觉。

柳惊鸿没有动。她知道,这种地方,正面和后门必定都有暗哨。

她耐心地等待着,直到那名更夫的身影消失在街尾。她才像一只壁虎般,贴着墙根,悄无声息地绕到了“古道斋”的后巷。

后巷比前街更加黑暗,堆满了各家店铺的杂物,散发着一股潮湿的霉味。

“古道斋”的后墙开了一扇小小的窗户,窗板紧闭。柳惊鸿伏下身,仔细地检查着墙角,没有发现任何预警的丝线或铃铛。

她缓缓靠近那扇窗,耳朵贴在木质的窗板上,试图捕捉里面的声音。

里面很安静,什么也听不见。

她没有气馁,而是将视线投向了窗板本身。这窗板由两块木板拼接而成,在正中的拼接缝隙下方,一个极其隐蔽的位置,她发现了一个用刻刀划出的、指甲盖大小的图案。

那图案的线条极其简单,却透着一股凌厉的杀伐之气。

看清那图案的瞬间,柳惊鸿的呼吸猛地一滞,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连血液都停止了流动。

那是一个被风雪侵蚀的、抽象化的雪豹头像。

是北国最高机密特工组织“画皮”的内部徽记!而且,根据徽记上雪豹眼睛的雕刻方式,这代表的,是“画皮”中一个只存在于传说里、专职负责监察与清洗叛徒的——“暗脊”分部。

这个分部,连她这个级别的“幽灵”特工,都只在最机密的卷宗里见过寥寥数语的记载。

那个神秘的黑衣人,竟然是自己人?还是……来自监察部门的“自己人”?

他与太子勾结,策划如此歹毒的阴谋,究竟是北国的授意,还是他个人的行为?亦或是……这是一个针对南国,也针对她柳惊鸿的,一石二鸟的陷阱?

无数个念头在柳惊鸿脑中炸开,让她一向冷静的思绪,第一次陷入了彻底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