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灾年求生:我靠囤货养全村女眷 > 第223章 酒熟鱼肥:冬藏时节烟火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3章 酒熟鱼肥:冬藏时节烟火旺

米酒发酵了整整半个月,这天一早,老石匠刚揭开陶瓮的湿布,一股清甜的酒香就“腾”地涌了出来,顺着窗户缝飘满整个院子,连院外的大黄狗都凑到屋檐下,耷拉着舌头直嗅。

“熟了!这酒熟得正好!”老石匠眯着眼,用木勺舀起一勺米酒,酒液清亮,带着淡淡的米香,“尝尝!”

刀疤强第一个凑上来,踮着脚想喝,被老石匠一把拦住:“急啥?得先滤掉酒糟,温着喝才舒坦。”说着把米酒倒进纱布里过滤,清亮的酒液滴进陶罐,酒糟则留着喂猪,一点不浪费。

张婶儿闻着酒香,笑着走过来:“这酒香味真纯!今儿个正好捕鱼,晚上炖鱼、温酒,给大伙儿好好庆祝庆祝!”

一提捕鱼,刀疤强立马忘了喝酒的事,拎着渔网就往鱼塘跑:“俺去捞鱼!保证捞几条大鱼,让大伙儿吃个够!”

鱼塘里的鱼长得飞快,才半个多月,就有不少鱼长到了巴掌大,还有几条鲫鱼快有小臂粗了。刀疤强蹲在塘边,把渔网往水里一撒,屏住呼吸慢慢收网,渔网刚露出水面,就见几条银闪闪的鱼在网里蹦蹦跳跳,溅得他满脸是水。

“抓住了!抓住了!”刀疤强兴奋地喊,使劲往上拽渔网,结果力气太大,渔网没拿稳,“扑通”一声掉进了鱼塘里,鱼也趁机跑了大半。

“你这毛手毛脚的!”二柱子笑着跑过来,伸手把他拉上岸,“捕鱼得稳,撒网要匀,收网要慢,不然鱼都跑了。”说着接过渔网,稳稳地撒了出去,等收网时,网里足足兜着五条鲫鱼、三条草鱼,最大的一条鲫鱼快有半斤重了。

大伙儿都围了过来,看着网里活蹦乱跳的鱼,满脸欢喜。苏晴拎着水桶过来:“快放进桶里,别让它们跳出来了。晚上炖鱼汤、炸鱼块,再做个酸菜鱼,换着花样吃。”

刀疤强浑身湿透,却笑得合不拢嘴:“没事没事,能捞着鱼就行!俺这就去换身衣裳,回来帮忙杀鱼!”

中午的饭菜就格外丰盛。张婶儿炖了一大锅鱼汤,乳白色的汤里飘着葱花和姜片,鲜味儿能飘出二里地;李寡妇炸了鱼块,外焦里嫩,撒上点盐粒,香得人直流口水;苏晴则做了酸菜鱼,酸香开胃,配着米饭能多吃两碗。

老石匠温了一壶米酒,给每个人都倒了一碗:“尝尝这米酒,暖身子还解乏。”

刀疤强端起碗,抿了一口,清甜的酒香在嘴里散开,暖乎乎的顺着喉咙往下滑:“好喝!比野果酒还甜,还不辣嗓子!”说着就想干一碗,被张婶儿拦住:“慢点喝,酒虽好,可不能贪杯,下午还得腌腊肉呢!”

提到腌腊肉,刀疤强眼睛一亮:“对!俺们的猪都长壮了,杀一头腌腊肉,冬天就能吃了!”

下午,大伙儿就忙活起来。二柱子和林野负责杀猪,刀疤强在旁边帮忙,按住猪腿不让它乱动。小猪崽已经长到了一百多斤,肉乎乎的,杀完褪毛、开膛,猪肉被分成一块块,肥瘦相间,看着就诱人。

苏晴和女眷们则在院子里铺了块塑料布,把猪肉切成条,用盐、花椒、八角、桂皮腌起来,揉匀后放进大缸里,压上石头密封好。“得腌半个月,让调料入味,然后拿出来晒干,就能挂在屋檐下保存了。”张婶儿一边揉肉一边说,“冬天炖菜、炒菜都能放,香得很!”

老石匠则在琢磨着做腊肉挂钩,用废木头削了十几个挂钩,钉在屋檐下:“等腊肉腌好了,挂在这儿晒干,通风好还不容易坏。”

小石头和王虎也没闲着,帮着搬石头压缸,还在旁边给大伙儿递调料,忙得不亦乐乎。“石匠叔,腊肉腌好后,是不是就能吃了?”小石头好奇地问。

“得晒干才行,”老石匠笑着说,“晒干后的腊肉,切一片蒸着吃,油汪汪的,香得你流口水。”

忙活了一下午,腊肉总算腌好了,大缸里装满了腌好的猪肉,屋檐下的挂钩也准备好了,就等着腌入味后晒干。鱼塘里的鱼也捞了不少,除了中午吃的,剩下的都用盐腌起来,挂在屋檐下晒成鱼干,留着冬天吃。

傍晚时分,大伙儿坐在院子里,喝着温好的米酒,吃着剩下的鱼块,聊着家常。林野看着满院的腊肉、鱼干,看着粮仓里满满的粮食,看着鱼塘里游来游去的鱼儿,心里满是富足。

“今年的收成好,猪肉、鱼肉、粮食都够了,冬天肯定能过得舒舒服服的。”林野端起碗,对着大伙儿说,“来,大伙儿干杯!祝咱屯子越来越旺,日子越来越红火!”

“干杯!”搪瓷缸碰撞在一起,清脆的声响回荡在院子里。酒香、肉香、鱼香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最动人的烟火气。

夜里,屯子一片安静,只有屋檐下的鱼干和即将腌制好的腊肉散发着淡淡的香味,酒瓮里的米酒还在慢慢发酵,鱼塘里的鱼儿偶尔跃出水面,溅起一圈涟漪。林野躺在炕上,听着窗外的风声,心里踏实得很。

他知道,这末世里的幸福,从来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大伙儿的团结和勤劳。从当初的颠沛流离,到如今的粮囤满仓、六畜兴旺、酒熟鱼肥,这一路的艰辛,都化作了此刻的安稳和富足。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大伙儿就又开始忙活起来。刀疤强去鱼塘喂鱼,看着鱼儿长得越来越壮,心里美滋滋的;二柱子去地里检查,把翻好的地再平整一遍,为明年的耕种做准备;苏晴和张婶儿则在整理腌好的咸菜,把它们装进陶罐里,密封好留着冬天吃;老石匠则在做冬天用的暖炉,用泥土和废铁做了几个暖炉,冬天放在屋里,能取暖还能烤红薯。

整个屯子,都浸在冬藏的忙碌和喜悦里。日子就像这腌好的腊肉,越沉淀越香;就像这温好的米酒,越品越甜。往后的岁月,不用再怕灾荒,不用再怕流离,只要守着这方水土,守着这群亲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能岁岁安稳,烟火不息,在这末世里,活出最踏实、最富足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