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群美传 > 第254章 被封“征北将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灵帝那一句“好一个‘堂堂大汉要让四方来贺’!”

声音并不算洪亮,甚至带着一丝中气不足的沙哑,却如同在滚沸的油锅中骤然滴入了一滴冰水,瞬间引爆了全场积压的情绪!

短暂的、因极度震撼而产生的死寂之后,是山呼海啸般、几乎要掀翻屋顶的狂热回应:

“陛下圣明!”

“大汉万年!”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无论是真心被那诗词中蕴含的铁血豪情与赤胆忠义所感染,还是敏锐地捕捉到皇帝陛下难得的激昂情绪而刻意迎合。

此刻,所有人的心气都被这股无形的力量拔升到了最高点。

灵帝的亲自肯定与这看似随性却分量千钧的赞语,无疑是为凌云,为这首石破天惊的《精忠报国》,也为今日甫一开张的英雄楼,盖上了最权威、最耀眼、无人能及的玺印!

方才大批禁卫包围带来的肃杀与紧张感,此刻也在这“君民同乐”(至少表面如此)的狂热氛围中,转化为对天威浩荡与边功赫赫交织在一起的、更为复杂的敬畏。

整个英雄楼内外,气氛炽烈如熔岩喷发,达到了自开张以来最辉煌的顶点。

在这沸腾的声浪稍稍平息之际,灵帝微微抬起了他那略显苍白的手。

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却仿佛带着无形的力量,让喧嚣的现场迅速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再次聚焦于这位九五之尊。

他深邃难测的目光扫过依旧保持单膝跪地、姿态恭敬却脊梁挺直的凌云,声音刻意带上了一种属于帝王的、不容置疑的庄重与威严,清晰地传遍每个角落:

“朔方太守凌云,忠勇可嘉,才略过人!心系社稷,壮歌明志!今日,朕心甚慰。”

他略一停顿,仿佛在斟酌用词,又像是在加强语气,随即朗声宣诏。

“着即加封凌云为——征北将军,持节,总督幽州及并州之朔方、五原、云中、雁门、定襄五郡一切军事,专事征伐,以御胡虏,护我北疆安宁!”

这道突如其来的任命,如同又一记沉重的战鼓,狠狠敲在每个人的心头!

征北将军!这已是不折不扣的高级武职,位次仅在九卿之下,更关键的是赋予了“持节”之权,以及总督两州(幽州、并州)五郡军事的巨大权柄!

这意味着凌云在北疆的军事指挥权,不再局限于朔方一隅,而是得到了朝廷正式的、极大的确认和扩展,其地位与权责,已远非寻常边郡太守乃至普通杂号将军可比,俨然成为了大汉北疆的军事支柱!

“臣,凌云!领旨谢恩!陛下信重,天恩浩荡!臣必当秣马厉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陛下!”

凌云在台上重重抱拳,声音如同金铁交鸣,铿锵有力,在寂静的大厅中回荡。

他心中明镜似的,这封赏,既是对他方才那场完美“表演”的即时奖赏,更是对他之前偏殿之内“永镇北疆”承诺的正式授权与沉甸甸的期待,是权力,更是如山般的责任。

盛大而激动人心的封赏仪式过后,灵帝显然意犹未尽,亦或是心中积压的话语需要在一个更私密的空间倾诉。

他不待内侍安排,目光便已投向凌云,其中含义不言自明。

凌云立刻心领神会,摒退左右,亲自在前引路,恭敬地将灵帝引至英雄楼顶层最为奢华、视野最佳、也最为隐蔽安全的一间雅室“凌云阁”内,仅留心思缜密、举止得体的邹晴在一旁随侍伺候。

雅室之内,沉香袅袅,隔绝了楼下的喧嚣。

紫檀木的圆桌上,已然摆满了英雄楼刚刚推出便已惊艳全场的炒菜精品,从油光赤亮的红烧肉到翠绿欲滴的清炒时蔬,色香味俱全,配以那醇烈凛冽的“朔方烧”。

灵帝挥退了所有试图跟进来的贴身内侍,只余下凌云与垂首恭立、如同空谷幽兰般的邹晴。

卸下了在众人面前必须维持的帝王威仪,灵帝似乎真正放松了不少。

他随意地坐在铺着软垫的胡床上,拿起象牙箸,夹起一筷子香气扑鼻的葱爆羊肉放入口中。

细细咀嚼,眼中闪过一丝满足的光彩,随即又端起那粗陶酒碗,抿了一口辛辣的“朔方烧”,感受着那灼热的暖流从喉咙直坠丹田,驱散了体内些许寒意,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他抬起眼,眼神复杂地看着坐在下首的凌云,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与落寞:

“爱卿啊,你这英雄楼,真真是个……好地方。有穿肠烈酒,有罕见佳肴,有冲霄豪情,有赤胆忠义……比那四四方方、死气沉沉、连空气都带着霉味的皇宫,有意思多了,也……快意多了。”

凌云亲自起身,为灵帝面前的空碗再次斟满清澈的酒液,态度恭敬却不显卑微:

“陛下若喜欢,此处便是陛下在宫外的一处行辕。”

“邹晴在此,心思灵巧,定能伺候周全,陛下但有需求,只需遣人吩咐一声便可。”

他适时地、自然地将邹晴推到了台前,这是在灵帝面前,为她,也为这座英雄楼,再上一道实实在在的、由天子亲口默许的保险。

灵帝闻言,目光第一次正式地落在了安静侍立在侧的邹晴身上,打量了片刻,见她容貌秀丽,举止沉稳,不卑不亢,便微微点了点头,算是记下了这个人。

他转而重新看向凌云,语气不知不觉间变得有些低沉和急切,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

“爱卿,朕今日封你为征北将军,予你开府持节之权,总督北疆军事……这大汉的北疆门户,朕……可就真的托付给你了。”

他身体微微前倾,紧紧盯着凌云的眼睛,仿佛要从中读出最坚定的承诺,“你……打算何时动身返回北疆?”

凌云放下手中的酒杯,神色变得无比郑重,他迎上灵帝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

“陛下,北疆军情,瞬息万变,胡虏动向,刻不容缓。臣虽在洛阳,然心时刻系于朔方。”

“所有北返事宜,臣已安排妥当。今日,待英雄楼诸事底定,宾客散去,臣便即刻轻装简从,星夜启程,返回朔方大营!”

“今日就走?”灵帝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迅速转化为一种不易察觉的放松与赞许,他似乎生怕凌云会因洛阳的繁华与刚刚获得的荣耀而有所留恋。

“好!好!理当如此!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志在四方,建功立业,正当其时!岂能困于这软红十丈的温柔之乡!”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仿佛是在对凌云承诺,也是在对自己强调:

“你放心去!你在洛阳的这座英雄楼,有朕看着!只要朕在这皇位上一日,保管它安安稳稳,生意兴隆,绝无人敢来滋扰生事,动摇分毫!这……是朕如今,唯一能为你做的,也算……是全了朕的一点心意。”

这话,已是近乎推心置腹,超越了寻常的君臣奏对,带上了一丝盟友之间才有的约定色彩。

凌云心中了然,他立刻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对着灵帝深深一揖,语气沉凝而有力:“陛下信重如此,知遇之恩,维护之谊,臣……凌云,感激涕零,铭刻五内!”

“臣返回朔方,必当整顿军备,抚慰百姓,主动出击,让我大汉旌旗,永耀北疆!必不使胡马南窥,以安陛下圣心!”

灵帝看着他年轻而坚毅的面庞,看着他眼中那毫无作伪的锐气与决心,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近乎纯粹的笑容。

那笑容中带着无限的期许,也带着一丝终于将千斤重担交付出去后的如释重负:“朕信你。去吧。”

这顿看似简单、时间不长的饭食,其意义却非比寻常。它不仅奠定了凌云未来在北疆无可动摇的合法权力基础,也正式确立了英雄楼在洛阳拥有“天子背书”的超然地位。

当凌云亲自将心满意足、眉宇间郁结之气似乎都散开几分的灵帝恭送出英雄楼,目送着那华丽的銮驾在禁卫簇拥下消失在暮色之中后,他独自一人,回到了英雄楼的顶层。

凭栏远眺,北方天际,暮云四合。

凌云知道,自己在洛阳这台大戏中的戏份,已经圆满落幕,甚至超出了最初的预期。

是时候了,返回真正属于他的广阔舞台,去经营那片寄托着他未来与希望的北疆天地。

而洛阳这里,有聪慧机敏的邹晴,有剑术超群的王越,有这座汇聚了财富、情报与名声的英雄楼。

将成为他嵌入这帝国心脏的一颗钉子,一个永不关闭的、能窥探天下风云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