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439 章:密证暗藏通敌迹,酷刑之下露真容
四月初二,夜色渐浓,京城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但两处地方却灯火通明,气氛凝重 —— 一处是秦康率领枭龙卫稽查组暗中布控的赵文渊府邸外,另一处则是阴森可怖的刑部大牢。
赵文渊的府邸位于城南的富庶街区,朱门高墙,看似寻常官宅,实则已被枭龙卫悄无声息地围得水泄不通。秦康身着黑色作战服,隐在街角的老槐树下,左右大腿的双枪枪套紧扣,腰间怀表的指针指向亥时三刻。他抬手看了眼怀表,对身旁的副手低声吩咐:“按计划行动,搜查要快、要细,重点查书房和卧房,任何纸张、信件都不能放过,切记不可打草惊蛇。”
副手颔首,挥了挥手,几名身着黑色作战服的枭龙卫将士如狸猫般潜入府邸。府内仆从早已安歇,只有书房还亮着一盏孤灯,赵文渊正伏案疾书,似乎在处理公务。将士们默契配合,迅速控制了府内关键位置,而后径直冲向书房。
“你们是什么人?竟敢擅闯朝廷命官家宅!” 赵文渊见突然闯入的黑衣人,脸色骤变,猛地起身呵斥,手却下意识摸向桌底的 64 式手枪 —— 作为从六品军官,他按规制配有防身手枪。
一名枭龙卫将士快步上前,一把按住他的手腕,夺下手枪,冷声道:“赵主事,我等奉镇国公令,前来核查一桩机密要事,还请配合。”
秦康随后走入书房,目光扫过书桌、书架,最后落在墙角的一个铜制暗箱上。“赵主事,这暗箱里藏着什么?” 他指了指暗箱,语气不容置疑。
赵文渊眼神闪烁,强作镇定:“不过是些家族古籍,并无他物。”
“是吗?” 秦康冷笑一声,示意将士打开暗箱。铜锁被轻易撬开,箱内并未有什么古籍,只有一叠书信、一个精致的东瀛玉佩,以及几张泛黄的图纸 —— 正是大明纸币改良后的最终版设计图,上面还标注着防伪纤维的具体分布位置。
秦康拿起书信,展开一看,字迹娟秀,却满是通敌之言。其中一封写道:“三月初十,西郊破庙,奉上新版图样,望速制伪钞,搅乱大明金融,事成之后,东瀛那边必有重谢。” 落款虽无姓名,但字迹与赵文渊案头的公文笔迹如出一辙。
“赵文渊,你还有何话可说?” 秦康将书信拍在桌上,眼中寒光四射,“这通敌书信、纸币设计图、东瀛玉佩,皆是铁证!你借探望病母之名,私自离京与黑狐接头,传递纸币样式,勾结北元与东瀛,意图破坏大明银行开业,罪证确凿!”
铁证面前,赵文渊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双腿一软,瘫倒在地,面如死灰:“我…… 我认罪…… 是我一时糊涂,被利益冲昏了头脑……”
秦康见状,吩咐道:“将赵文渊拿下,严密看管,府内所有涉案物品全部封存,带回枭龙卫总部备查。”
与此同时,刑部大牢内,刑具林立,血腥味与霉味交织。黑狐被铁链锁在刑架上,浑身是伤,衣衫染血,但依旧咬牙顽抗,不肯吐露半个字。
刑部尚书亲自坐镇审讯,见黑狐如此顽固,沉声道:“黑狐,事到如今,你还敢嘴硬?清风山窝点已被捣毁,你的同党要么被歼,要么被俘,你以为还能有活路?”
黑狐冷笑一声,嘴角溢血:“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想从我口中套出半个字,痴心妄想!”
“是吗?” 刑部尚书抬手示意,两名狱卒抬着一件枭龙卫特制的刑具上前 —— 这刑具名为 “透骨钉”,一旦启用,能让人痛不欲生,却又不会立刻殒命。
刑具刚一靠近,黑狐眼中便闪过一丝恐惧,但仍强撑着喊道:“休想用酷刑逼我招供!”
狱卒不再犹豫,将透骨钉缓缓贴近黑狐的手腕。剧烈的疼痛瞬间席卷全身,黑狐惨叫一声,额头青筋暴起,冷汗直流。“说不说?” 刑部尚书厉声喝问。
黑狐牙关紧咬,浑身颤抖,却依旧不肯松口。狱卒见状,正要加重刑罚,一名枭龙卫信使快步走入大牢,高声道:“尚书大人,秦佥事急报,内奸已擒,乃是工部主事赵文渊,查获通敌书信与纸币设计图,赵文渊已认罪!”
黑狐闻言,如遭雷击,浑身一僵,眼中的顽抗瞬间化为绝望。他知道,赵文渊被捕,自己的所有挣扎都已徒劳,即便不招供,朝廷也已掌握全部真相。
刑部尚书见状,趁热打铁:“黑狐,赵文渊已招,你与他勾结之事,我们早已查清。你若再顽抗,只会徒增痛苦;若如实招供,坦白与北元、东瀛的勾结细节,或许还能留你一条全尸。”
黑狐沉默良久,终于长叹一声,放弃了抵抗:“我招…… 我全都招……”
他缓缓说道,自己本是北元残余势力的将领,多年前潜入中原,勾结东瀛势力,意图颠覆大明。今年初,陆砚昭提出设立大明银行后,他们便想通过伪造纸币搅乱金融。恰在此时,赵文渊因赌博欠下巨额债务,他们趁机利诱,许以重金与东瀛官职,赵文渊欣然应允,成为内奸,负责传递纸币样式。三月初十,两人在西郊破庙接头,赵文渊将改良后的纸币设计图交给自己,随后便在清风山设立窝点,赶制伪钞。原本计划在大明银行开业当日,将伪钞大量流入市场,引发百姓恐慌,没想到朝廷行动如此迅速,不仅捣毁了窝点,还擒获了赵文渊。
“我们与东瀛约定,伪钞流通后,他们会派兵支援北元,一同进攻大明边境,内外夹击,夺取江山……” 黑狐如实供述,将所有勾结细节和盘托出。
刑部尚书立刻让人记录供词,而后下令:“将黑狐的供词加急送往镇国公府与内阁,同时加强边境戒备,严防北元与东瀛异动。”
四月初三清晨,秦康带着赵文渊的供词与涉案证据,前往镇国公府禀报。此时,陆砚昭与徐阶也已收到刑部送来的黑狐供词,两人正低头翻阅,神色愈发凝重。
“镇国公、徐大人,秦康幸不辱命,已擒获内奸赵文渊,查获通敌书信、纸币设计图、东瀛玉佩等铁证,赵文渊对通敌之事供认不讳。” 秦康将证据呈上,沉声禀报。
陆砚昭接过赵文渊的供词与东瀛玉佩,指尖摩挲着玉佩上的樱花纹路,眉头瞬间紧锁,脸色沉了下来:“东瀛…… 又是东瀛!” 他抬眼看向徐阶,语气中满是疑惑与凝重,“徐大人,萧策他们常驻东瀛,负责监视东瀛各方势力动向,如此大规模的伪钞勾结计划,涉及资金、人员调配,绝非一朝一夕能完成,他们怎么会毫无察觉?”
徐阶也早已注意到关键,接过通敌书信反复查看,眉头拧成川字:“此事确实蹊跷。萧策率领的枭龙卫东瀛分站,眼线遍布东瀛各大藩国与商贸要地,此前连东瀛内部的藩主争斗都能及时传回消息,这般针对大明金融的阴谋,竟完全没有上报,实在不合常理。”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严肃,“莫非是东瀛方面隐藏过深,还是萧策他们遇到了什么变故?”
“无论如何,必须立刻查清!” 陆砚昭语气坚定,当即对身旁的亲卫下令,“速去枭龙卫情报司,启用最高级别的加密信道,联系驻东瀛的萧策,让他立刻彻查此事 —— 查清与黑狐勾结的是东瀛哪股势力、具体负责人是谁,以及他们是否还有其他针对大明的阴谋。另外,询问他为何未能提前察觉伪钞计划,是否遭遇阻碍,限他三日内务必传回详细禀报!”
“末将遵令!” 亲卫领命,快步离去。
秦康见状,补充道:“镇国公,或许东瀛方面是利用民间商户作为掩护,才避开了萧策大人的监视?毕竟伪钞制作与资金往来,若通过黑市渠道运作,确实难以察觉。”
“不排除这种可能,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陆砚昭摇头,目光锐利,“萧策行事向来谨慎周密,他麾下的情报人员皆是精锐,即便对方隐藏再深,也该留下蛛丝马迹。此次毫无动静,要么是对方手段远超预期,要么就是我们的情报线出了问题。”
徐阶点头附和:“镇国公所言极是。东瀛向来觊觎中原,此次勾结北元、策反内奸,显然是早有预谋。若不能查清他们的真实意图与后续计划,日后必成大患。”
“如今内奸伏法,核心阴谋已破,但东瀛这条线绝不能放松。” 陆砚昭话锋一转,看向秦康,语气恢复坚定,“你立刻将所有涉案证据移交刑部,由刑部牵头,拟定赵文渊与黑狐的罪名,上报陛下,请旨处置。同时,传我令,枭龙卫与锦衣卫继续加强京城安保与边境巡查,尤其要严防东瀛与北元的奸细潜入,避免他们狗急跳墙。”
“末将遵令!” 秦康领命而去。
议事厅内,陆砚昭与徐阶望着窗外的晨光,神色依旧凝重。虽然内奸已擒,伪钞阴谋败露,但东瀛线的情报疏漏,如同新的阴影,笼罩在两人心头。他们都清楚,这场与外敌的较量,远未结束。
当日午时,朝廷发布告示,公布了赵文渊勾结外敌、泄露纸币样式的罪行,以及黑狐的通敌阴谋,宣布将于三日后在京城午门斩首示众,以儆效尤。百姓们闻讯,纷纷拍手称快,对朝廷的雷霆手段赞不绝口,对大明银行的信任度也进一步提升。
截至四月初五,大明银行的开户数已突破八千户,存款总额飙升至五百万两白银,纸币流通顺畅,防伪检测仪运转正常,各项业务井然有序。
四月初八,午门之外,人山人海。赵文渊与黑狐被押赴刑场,随着监斩官一声令下,刽子手手起刀落,两颗人头落地。百姓们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既是对罪犯伏法的喝彩,也是对大明金融安全的认可。
刑场之上,陆砚昭与徐阶并肩而立,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却无太多轻松。他们都在等待,等待来自东瀛的消息。这场围绕大明银行的风波,虽暂告一段落,但更大的挑战,或许还在远方。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午门的城楼上,也洒在大明银行的鎏金匾额上。历经风波,大明银行愈发稳固,大明的金融革新之路,在扫清障碍后稳步向前迈进。而陆砚昭与徐阶深知,唯有查清东瀛的阴谋,筑牢内外防线,大明才能真正迎来长治久安的繁荣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