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穿越79在东北打猎人生 > 第103章 淬火成钢 金石为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省协会筹备组即将前来调研的消息,如同最后的冲锋号角,让青山公司上下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考察,更是一场关乎企业未来命运的“大考”。李卫国深知,在改革开放初期,获得官方层面的认可与支持,其意义有时甚至超过市场订单。

最后的准备工作细致到了极致。

厂区内外进行了彻底的清扫美化,连道路两旁的杂草都被清理得一干二净。车间里,设备锃亮,物料堆放整齐划一,墙上贴着醒目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质量管理体系图。李卫国甚至要求所有一线工人,都必须能清晰、准确地讲述自己所从事工序的技术要点和质量标准。

汇报材料经过数轮打磨,已是厚厚一摞。李卫国要求核心团队成员,包括他自己、陈总经理、李小红、小张乃至何森,都必须对材料内容了如指掌,能够随时应对可能的质询。他们进行了多次模拟演练,预设了各种刁钻问题,从工艺原理、市场前景到企业管理、社会效益,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然而,最大的底气,还是来自于实实在在的成果。

就在调研日期临近的前一周,技术研发中心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经过数十次失败的尝试,李小红团队终于在张老爷子提供的古法基础上,结合现代温控技术,成功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植物表层处理剂。用它处理过的皮料,不仅保持了植物鞣制特有的温润质感,表面更呈现出一种极其细腻、柔滑如丝绸般的光泽,手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完全满足了杜兰德手工坊提出的苛刻要求!

当李小红将一小块处理好的皮样激动地捧到李卫国面前时,即便是见多识广的李卫国,指尖触摸到那细腻如脂、光泽内敛的皮面时,眼中也爆发出惊喜的光芒。

“成了!真的成了!”李小红的声音带着哽咽,这是她和团队无数个不眠之夜的结晶。

“好!太好了!”李卫国用力拍了拍妹妹的肩膀,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这就是我们给调研组最好的见面礼!”

他当即决定,将这项尚未命名的创新工艺,作为此次汇报的核心技术亮点进行展示。

调研的日子终于到来。这天,天空作美,碧空如洗。由省轻工局、二轻厅、外贸局及社科联专家组成的七人调研组,在地区、县领导陪同下,分乘两辆面包车,准时抵达了青山公司。

调研组组长是省轻工局一位姓谭的副局长,年纪约莫五十上下,面容清癯,眼神锐利,透着技术官员特有的严谨。陪同的还有李卫国的“老熟人”——轻工局生产处的梁副局长。苏晚晴作为对外经济合作处的干部,也位列其中,她与李卫国目光交汇时,只是微微颔首,一切尽在不言中。

简单的欢迎仪式后,调研正式开始。李卫国亲自担任解说,引导调研组参观。

走在宽敞洁净的车间里,看着工人们熟练规范的操作,听着李卫国深入浅出的工艺讲解,尤其是看到那张张散发着独特光泽和醇厚气息的皮料,调研组的专家们不时低声交流,眼中流露出浓厚的兴趣。

在技术研发中心,当李小红亲自演示新的表层处理工艺,并将那块拥有“丝绸触感”的皮料样本递给谭副局长时,这位一向严肃的领导也忍不住反复摩挲,仔细端详。

“嗯……这个手感,确实独特。”谭副局长看向李卫国,“这就是你们汇报材料里提到的创新?”

“是的,谭局长。”李卫国从容应答,“这是我们基于传统植物鞣制工艺,结合古法秘方和现代控制技术,刚刚取得突破的一项表面处理技术。它能在完全不使用任何化学光亮剂的情况下,让皮料呈现出这种自然、温润而又极其细腻的光泽和触感。我们认为,这代表了植物鞣制未来一个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

谭副局长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但眼神中的赞许却难以掩饰。

随后的汇报会上,李卫国的汇报条理清晰,数据翔实。他重点突出了青山公司的“三个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本土特色与国际视野的融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融合。他没有空谈概念,而是用与杜兰德手工坊的合作、带动周边百姓增收的具体事例、以及不断提升的出口数据和利税贡献来佐证。

在提问环节,气氛变得有些紧张。一位社科联的专家对青山公司的“混合所有制”结构提出了质疑,担心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或“集体资产被个人控制”的风险。

这个问题相当尖锐,现场气氛瞬间凝重。

李卫国早有准备,他面色不变,沉稳回应:“感谢专家的提问。青山公司是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由村集体、社员个人与外资共同出资设立的股份制企业。所有股权清晰,资产评估和作价均经由权威机构完成,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运作。我们认为,这种混合所有制模式,恰恰是激活生产要素、汇聚发展合力的有效探索。它盘活了沉睡的集体资源,激发了社员的积极性,引进了外部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最终实现了国家增税、集体增值、社员增收、企业发展的多方共赢局面。至于控制权问题,”他顿了顿,目光坚定,“公司的控股权和经营管理权始终牢牢掌握在中方手中,我们所有的决策,都以确保企业健康长远发展、保障国家和集体利益为前提。”

他的回答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既回应了质疑,也再次阐明了公司的立场和发展模式。

调研临近尾声,谭副局长做了总结发言。他没有立刻表态,只是充分肯定了青山公司在工艺传承、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方面取得的“显着成绩”,认为其发展模式“具有很好的研究和借鉴价值”,并表示会将调研情况“如实向省里汇报”。

送走调研组,青山公司众人虽然疲惫,但心中都充满了期盼与忐忑。结果如何,尚需等待。

半个月后,消息终于从省城传来。

经由县里转来的省轻工局正式文件通知:古塬青山皮具股份有限公司,经考察审议,被正式吸纳为“省传统工艺振兴与发展协会”首批会员单位。同时,公司的“植物鞣制皮张精深加工技艺”被推荐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消息传来,整个青山公司沸腾了!这不仅是一纸荣誉,更是官方对青山公司发展路径的充分肯定,是为其披上的一件金光闪闪的“护身符”!

站在办公室的窗前,听着外面传来的欢呼声,李卫国心中亦是激荡难平。他知道,这标志着青山公司真正在省级层面站稳了脚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淬火成钢,金石为开。

所有的汗水与拼搏,所有的坚守与智慧,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前路依然漫长,但青山公司的基石,已在这时代的浪潮中,锤炼得愈发坚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