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快穿:冷面大佬的独家宠溺 > 第324章 共生与独立进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生活逐渐步入一种稳定而甜蜜的节奏。徐砚深依旧忙碌于他的研究和教学,洛兮的花店也经营得有声有色。他们并没有时时刻刻黏在一起,反而保持着各自独立的空间和时间。

徐砚深在实验室攻坚克难时,洛兮不会去打扰,只会在他深夜归来时,留一盏灯,一碗汤。洛兮在花店接待客户、创作新作品时,徐砚深也可能一整天都不出现,只会在饭点发条消息提醒他吃饭。

他们像是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两种不同植物,根系在泥土下悄然交织,相互滋养,但枝叶却向着各自的方向自由伸展,沐浴着不同的阳光。

一天,洛兮接到了一个为一场高端物理学术论坛布置会场和嘉宾休息室的项目。这次不是通过学校,而是论坛主办方直接找上门,指定要他设计。

洛兮有些意外,直到晚上和徐砚深提起,对方才轻描淡写地说:“哦,论坛主席是我博士期间的导师,我向他推荐了你。”

洛兮心里感动,却又有点不服气:“你是觉得我自己接不到这样的项目吗?”

徐砚深放下手中的书,认真地看向他:“不。恰恰相反。我认为你的能力完全足以胜任。推荐,只是缩短了信息传递的路径,提高了效率。这符合最优解原则。”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我相信你的设计,能为冷硬的学术场合注入恰到好处的、属于生命的温度。”

他的肯定,永远建立在理性分析和真诚认可的基础上,不带丝毫施舍或轻视。

洛兮接受了这个项目。这一次,他更加驾轻就熟,将物理元素与花艺美学融合得浑然天成。他甚至大胆地使用了一些干燥的、形态奇特的植物果实和枝条,来表现宇宙的苍茫与物质的永恒。

论坛结束后,那位德高望重的论坛主席特意找到洛兮,赞赏道:“徐跟我说你很棒,果然名不虚传。你的花艺,让我们的论坛有了不一样的呼吸。”

那一刻,洛兮感受到的不仅是事业上的成就感,更是一种与徐砚深并肩前行的满足。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努力着,并且因为对方的存在,看到了更广阔的风景,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这是一种健康的、充满生命力的关系——共生,却独立进化。

再和谐的共振也难免会有杂音。一次,两人因为一件小事产生了认识上的分歧。

洛兮想将花店旁边一个闲置的小空间改造成一个可以举办小型花艺沙龙和茶歇的区域,需要投入一笔不小的资金。他觉得这是拓展业务、提升品牌的好机会。

但徐砚深在看了他的初步方案和预算后,从投资回报率、潜在客流量、运营成本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风险偏高,建议他谨慎考虑,或者寻找成本更低的替代方案。

他的分析逻辑严密,数据支撑充分,完全是出于理性的、为洛兮考虑的角度。

但沉浸在创作热情和美好蓝图中的洛兮,却感到一盆冷水浇下。他觉得徐砚深不理解他的梦想和情怀,过于斤斤计较数字。

“在你眼里,所有事情都可以用数据和模型来衡量吗?包括我的热情和理想?”洛兮难得地语气有些冲。

徐砚深蹙眉:“我只是在评估可行性,规避不必要的损失。热情需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现实就是精打细算,畏首畏尾吗?”

“这是风险控制。”

对话陷入了僵局。气氛第一次降到了冰点。两人不欢而散。

接下来的两天,他们陷入了冷战。徐砚深照常来消息提醒吃饭,洛兮也简单回复,但不再有额外的交流。花店里失去了徐砚深的身影,显得空落落的。

洛兮冷静下来后,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方案。他不得不承认,徐砚深的分析虽然不中听,但确实指出了他忽略的一些实际问题。他的热情,或许真的需要更现实的骨架来支撑。

而实验室里的徐砚深,也对着一组数据心神不宁。他反复推演自己的逻辑,确认无误。但他意识到,在与洛兮的沟通中,他似乎只提供了“是什么”和“为什么”,缺失了“怎么办”的情感链接部分。他忽略了洛兮的情绪价值需求。

第三天晚上,徐砚深抱着一台崭新的、市面上最高配置的平板电脑来到了花店。洛兮正在整理花材,看到他,动作顿了一下。

徐砚深将平板放到他面前:“我给你做了一个新的财务模型和几种优化后的方案,考虑了你的情感诉求和现实约束。你可以看看。”

洛兮愣住了,接过平板。屏幕上是一个极其清晰直观的图表和方案对比,甚至还有模拟出的沙龙空间3d效果图,比他自己画的草图专业了无数倍。

“那天,我的表达方式存在误差。”徐砚深看着他,语气郑重,“我强调了风险,但未能充分理解和支持你的愿景。这是我的问题。现在,尝试进行修正。”

他没有道歉,但他用行动表达了最大的诚意。他并非否定他的梦想,而是想用他的方式,帮他更好地实现它。

洛兮看着平板上的内容,又看看徐砚深带着倦色却无比认真的脸,心中的那点芥蒂瞬间烟消云散。

“你这个模型……”洛兮指着屏幕上的一处,“这里的参数设置,是不是太保守了?”

“我们可以讨论。”徐砚深拉过椅子坐下,“基于新的数据输入,进行动态调整。”

一场小小的风波,在理性与感性的再次协作下,化为无形。他们都在学习,如何更好地与彼此的不同共处。误差不可避免,但修正的意愿和能力,让他们的共振频率更加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