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年关的脚步越来越近,城市里张灯结彩,年味渐浓。徐砚深父母再次发出邀请,希望他们回家一起吃年夜饭,并且这次,徐母特意叮嘱,让洛兮把这里当成自己家,不用拘束。

这一次,洛兮的心态已然不同。他不再是那个忐忑不安的“客人”,而是带着一种融入其中的自然与期待。他提前好几天就开始琢磨给徐父徐母准备什么新年礼物,不再是出于礼貌,而是发自内心的想为这两位接纳他、温暖他的长辈做点什么。

给徐母的礼物,他斟酌了很久。最终,他避开那些繁复鲜艳的年宵花,选用了一支形态古拙的老梅桩盆景。梅枝虬曲苍劲,上面却疏疏落落地缀着几朵含苞待放的淡绿色梅花,花苞如玉,清气袭人。他配了一个朴素的紫砂盆,整体显得风骨傲然,又带着初春的生机。这既符合徐母的文学审美,其背后“凌寒独自开”的寓意,也暗合了学者风骨。

给徐父的礼物则更费了些心思。他知道徐父喜欢喝茶,便没有送茶叶,而是亲手制作了一个茶席花。他没有用任何花朵,只选用了不同深浅的绿色叶材——墨绿的冬青叶片,翠绿的松针,灰绿的银叶菊,以及几片卷曲的蕨类嫩芽,搭配一块形态自然的枯木和几颗白色的小石子,在一个浅口的黑陶盘里营造出一幅微缩的山水意境。这既契合茶道的禅意,其结构布局又暗含了力学与空间的平衡,足以让这位老工程力学教授品评一番。

徐砚深看着他为礼物忙碌、认真斟酌的样子,眼神柔软。他没有插手,只是在洛兮需要意见时,给出极其客观的分析(“从色彩心理学角度看,绿色系能有效降低焦虑水平。”“这个角度的支撑结构是稳定的。”)。

除夕当天,两人提着礼物到了徐家小院。春联已经贴好,窗明几净,徐母正在厨房里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徐父则在书房写福字。

看到洛兮带来的礼物,徐母果然非常喜欢,围着那盆老梅桩看了又看,连声称赞:“小兮真是有心了,这梅花选得好,有风骨,不俗气。”她拉着洛兮的手,眼里是真心实意的疼爱。

徐父对那盆茶席花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戴着老花镜端详了半天,甚至从工程美学的角度点评了几句构图和重心的把握,最后郑重地将它摆在了茶室最显眼的位置。

今年的年夜饭,气氛比元旦时更加融洽自然。洛兮不再只是礼貌地应答,而是会主动说起花店过年期间的趣事,会关心徐父徐母的身体,会自然地给徐砚深夹他爱吃的菜。徐母不停地给他碗里添菜,看着他,又看看自己那个虽然依旧话不多,但眉宇间明显少了清冷、多了人间烟火气的儿子,眼底是藏不住的欣慰。

饭后,一家人围坐在客厅看春晚,虽然节目未必都合心意,但那种团聚的热闹本身就是一种温暖。窗外,零星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烟花在夜空中偶尔绽开绚烂的光团。

徐砚深和洛兮坐在一张双人沙发上,毯子下,两人的手自然地交握着。徐砚深的目光偶尔从电视屏幕移到洛兮带着浅笑的侧脸上,再落到父母舒展的眉宇间。

他想起物理学中的“对称破缺”概念。完美的对称往往意味着稳定,但也意味着单调和缺乏演化。而某种对称性的自发破缺,却常常是产生丰富结构、复杂现象,乃至生命本身的关键。

他的家庭,曾经是一个稳定的、由两位学者构成的对称系统。他的加入,曾是这个系统的一个新变量。而洛兮的出现,则像是一次温和而彻底的“对称破缺”。他带来了完全不同的色彩、气息和情感模式,打破了这个系统原有的平衡,却催生出了一个更加丰富、温暖、充满生命力的新结构。

这个新的结构里,有花的柔美,有物理的冷峻,有文学的韵味,有力学的严谨……它们交织在一起,非但没有混乱,反而形成了一种更高层次的、动态的和谐。

他看着洛兮在父母面前逐渐放松、甚至偶尔会流露出一点小辈撒娇的神态,心中被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充盈。这就是他想要的,他的栖栖,完全地、安心地融入他的世界,成为这个新结构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想什么呢?”洛兮察觉到他的目光,转过头,小声问。

徐砚深紧了紧握着他的手,低声回答:“在想……对称破缺的美学价值。”

洛兮愣了一下,随即了然,嘴角弯起,眼底映着电视屏幕变幻的光,亮晶晶的。

零点的钟声敲响,窗外鞭炮和烟花声瞬间鼎沸,汇成迎接新年的狂欢交响。

徐父徐母笑着互道“新年好”,然后看向他们。

徐砚深和洛兮也站起身。

“爸,妈,新年好。”徐砚深说。

“叔叔,阿姨,新年好。”洛兮跟着说,语气自然。

“新年好,孩子们!”徐母笑容满面,徐父也含笑点头。

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在弥漫着年夜饭余香和家庭温暖的客厅里,一种全新的、名为“家”的稳定结构,在旧岁的终点与新年的开端,被正式确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