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已深,东宫的门一个个关上了。沈知意站在密室窗前,手里的笔没停,最后写下“网已触底”四个字。她吹灭油灯,转身走出密室,衣袖一动,匕首收回了鞘里。
走廊上有脚步声,小禄子提着灯笼走来。
“太子妃,人都到了,在密议堂等着。”
“知道了。”
密议堂里点着蜡烛,很亮。十多个大臣坐在两边,神情不一样。有人低头不说话,有人眼神乱飘,还有人一直往门口看。这些人最近偷偷和东宫来往,有的是因为讨厌贵妃掌权,有的是发现太子并不像表面那么没用,才慢慢靠过来的。但他们还在犹豫,要不要真的站队。
沈知意推门进来,小禄子跟在后面,手里捧着一个木匣。她坐到主位上,没说话,只拍了两下手。
小禄子上前打开木匣,拿出三样东西放在桌上——一枚铜扣的拓印、一张墨记的图样,还有一张京城地图,上面用红线连了几个点。
“这是今晚从铁脊帮那些人身上搜出来的。”沈知意声音不大,但每个人都听得很清楚,“铜扣样式一样,墨记标记统一,活动路线一直围着东宫南边转了七天。他们不是普通混混,是被人组织起来监视太子出行的暗探。”
几个大臣脸色变了。
“更奇怪的是,”她继续说,“京营按规定不能随便进外城,可这些人却能准时出现,时间地点人数都很准。要是没有军中的人帮忙,谁能调动这样一支队伍?”
户部侍郎周延皱眉:“太子出门本来就有护卫,他们怎么敢靠近?”
“正因为他们有护卫,所以不敢动手。”沈知意看着他,“但他们可以欺负老百姓,制造麻烦,看太子会怎么反应。今天是欺负卖糖糕的老头,明天就可能是把人推下桥。我们要是没早点发现,等出了事再查,就什么都晚了。”
她顿了顿,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名单,轻轻放在桌上。
“这份名单上的人,曾被贵妃那边拉拢,打算联名弹劾太子懒政。我们知道很久了,但一直没动。为什么?因为我们想给朝中忠臣一个机会——你是随大流,还是站出来?”
屋里一下子安静了。
刑部主事李承安抬头问:“太子……真的值得我们跟着吗?”
话刚说完,秦凤瑶推门进来。她穿着黑色劲装,腰上挂着剑,走路很稳。她进门后直接站到沈知意身边,扫了一圈屋里的人。
“我父亲守北境五年,手下有五万边军。”她说,“他知道太子爱吃桂花糕,也知道太子昨晚为了排水渠的设计图熬到三更。他跟我说:‘这世上不怕懒的皇帝,只怕糊涂的皇帝。萧景渊不争权,但他不傻。’”
她语气变冷:“我已经写信回边关,如果京城出事,秦家骑兵三天就能打到这里。你们现在选哪边,自己想好。”
这话一出,几个原本犹豫的大臣互相看了看,眼神慢慢变得坚定。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
萧景渊走进来。他换了件素金边的朝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虽然有点累,但站得笔直。沈知意和秦凤瑶让开位置,他坐到主座上,看了一眼桌上的东西,又看了看众人。
“我知道,很多人觉得我什么都不管,只会吃喝玩乐。”他开口,声音平静,“可这些日子,我也在学。春耕祭典的流程我看完了,户部的账我也试着理了。我不是天生就会当太子,但我愿意听别人的话,愿意改。”
他看向周延:“你女儿前几天在街上被混混拦路,是我让凤瑶去处理的。你说我不做事,可这事我做了。”
他又看向李承安:“你老家闹旱灾,田地荒了两年,是你侄子来京城找人帮忙。我没给你走后门,但我让知意查了赈灾粮的记录,把你家漏掉的那一份补上了。”
他停了一下:“我不指望你们马上相信我很厉害,只希望你们看到,我和我的人一直在做事。”
屋里沉默了一会儿。
周延突然站起来,拱手:“太子仁厚,不压百姓;太子妃聪明能干,侧妃武艺高强。我愿效忠!”
他话音刚落,李承安也站起来:“我也誓死效忠太子,一起走正道!”
一个人接一个人,十几个大臣全都跪下,齐声说:“我们愿誓死效忠太子,共扶正道!”
烛光照着,声音整齐有力。
沈知意起身还礼。秦凤瑶转身对外面下令:“东宫侍卫加强巡逻,四门封锁,谁都不准进出。”然后让小禄子关紧门窗,烧香清屋,确保谈话不会泄露。
接下来开始谈正事。
沈知意拿出纸笔,写下三条计划:“第一,固本。整顿东宫官署,启用老臣,重建班子。第二,联外。联系地方清官,内外配合。第三,反制。贵妃一党贪污旧案很多,挑一个下手,打乱他们的阵脚。”
周延点头:“户部三年前有个药材采购案,价格虚报,经手人是李嵩的心腹。”
“就从这里开始。”沈知意记下名字,“但不能急,要等时机。”
秦凤瑶补充:“我已经派程猛带老兵去西市茶棚蹲守,等‘老三’露面。只要抓到接头人,就能顺藤摸瓜,找到京营外面的秘密据点。”
李承安提议:“刑部有个卷宗库,存了很多没结的旧案。如果能调出来看,也许能找到更多线索。”
大家纷纷出主意,气氛从紧张变得热烈。
萧景渊坐在旁边听着,眼皮越来越重。说到一半时,他打了个哈欠,头一歪差点睡着。
沈知意不动声色,伸手在他手腕上掐了一下。
他猛地坐直,勉强撑住脸上的样子。
“继续。”他说,声音带着困意。
又过了半个时辰,事情差不多说完了。沈知意合上笔记,让大家先休息。大臣们陆续离开,走的时候互相使眼色,小声议论。
“东宫有希望了。”
“总算有人能压住那一家了。”
人都走光后,沈知意吹灭大部分蜡烛,只留两盏。她和秦凤瑶走进隔壁密室,桌上已经铺开一张新图——贵妃党的势力分布图。
她拿笔圈出京营三个驻地,低声说:“下一步,该动他们的根了。”
秦凤瑶点头:“程猛的人已经在西市茶棚等着‘老三’出现了。”
沈知意蘸了墨,在纸上写下第一个行动计划。窗外风吹了一下,烛火晃了晃,墨迹还没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