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正是为何刘邦会亲自迎接萧何的原因——以诚待人,方得真心相报。就眼下看来,有些人的品性,确实难以企及如此境界。
纵然才智出众、谋略过人,但在刘邦眼中,这样的人若不能为己所用,便唯有除之,绝不可留。否则心中必生忧患,夜不能安。
而在这段时日里,潜藏的复杂局势正悄然酝酿。
只是目前尚未显露罢了。刘邦心里明白,在这些关键问题上,自己该作何抉择。
幸而有萧何此刻前来点醒,否则险些铸成大错。
“依你之见,楚国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刘邦对此仍感困惑:为何楚国不联络他人,偏偏找上自己?
毕竟,除他们之外,尚有他国也在抵抗秦国,彼此间本就存在对抗与合作的可能。
“此事并不难解。众所周知,我国已逐步崛起,且在经济上独立于楚国之外。正因如此,反而容易令人放松戒备……”
“以为与楚国结盟无碍大局。可一旦秦势瓦解,楚国所得最多,必将立即挥师再进。届时,除秦之外,下一个目标,便是我们。”
萧何向刘邦剖析楚国此举背后的野心所在。
其实,他们的君主对许多事务本就有深刻理解,也愿意倾听忠言。这正是萧何与刘邦共事时感到畅快之处。
他甚至觉得,辅佐此人,乃是命中注定的缘分。试想,倘若谋士满腹良策,君王却充耳不闻,那才是最令人苦闷之事。
这也是天下诸多不得志的策士内心深处的无奈。
“接下来的扩张速度必然加快,我们韩国立足之地狭小,终究难以自保。”
此后局势已无需多言——楚国即将独霸天下,其余两国即便联手,
终究难逃一战。
到那时,秦国精锐也将被纳入楚军序列,经济稳固,军力强盛,双线并进,纵是疆域辽阔的小国,亦将无力回天。
“一旦形成一家独大的格局,又啃下了最难对付的两块硬骨头,对楚国而言,这才刚刚开始。因此,我们绝不能让它顺利开启这一进程,更不能让自己成为它的首个目标。”
萧何说至此处,望着刘邦凝重的神情,深知对方内心的焦虑。其实,他自己的心境又何尝不是如此?正因看清前路凶险万分,才会如此忧心忡忡。
“不少国家都在积蓄力量,而楚国在经历与秦国的多次较量后,也已领悟‘以战养战’的道理,多少会沿袭一些秦的做法。”
萧何看得清楚,楚国确实在借鉴秦国经验,但其中糟粕,未必全盘接受。
某些策略从一开始就形成了独特的态势。话音落下,刘邦虽未多言,内心却已泛起巨大波澜。
野心,每个君王心中皆有,就连他自己也曾梦想统一天下。
可像楚国这般步伐迅疾、用心昭然,却令刘邦不禁心生惊异。
“若真如此行事,楚国岂非等于将自己的图谋公之于众?一旦别国警觉,岂非前功尽弃?”
“野心一旦暴露,对他们而言,不也是一场危机吗?”
若是遭到反噬,楚国实际上也得不到什么实惠,这正是眼下刘邦感到困惑之处——自己并未与其他国家结盟,却反而被别国拉拢过去。
又或者可以说,是楚国选择与自己联手,最终却未能将其彻底覆灭,如此一来,岂不形成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局面?此后若再起纷争,局势就更加难以言明了。
他们如此行事,实属冒险之举。况且此前已失信于天下,如今再度背信,虽非绝无可能,但长此以往,只会将自身的道路越走越窄。
“天下诸君,心思各异,陛下您这般思量,可楚国的国军却不作如是想。
他们始终希望迅速平息事端,从过往经验来看,自献公以来便是如此。因此,在经历如此漫长的经济发展之后,他们始终认为,唯有稳定才是上策,最渴望终结的,便是这种fen裂割据的格局。”
“至于后续应对之策,他们自然也有谋划。相较于我国独立发展的经济体系,其余诸国与楚国之间的商贸往来更为紧密。到那时,合作便成为必然之选。他们也需要维持本国百姓生计,这一点无可置疑。”
“他们确实具备自给自足的能力,即便与我国关系降至冰点,亦能支撑。”
“此类变局对楚国而言,并非致命打击;而对我方而言,却可能带来深远隐患。若转而与其他诸侯联合,也不过是五五之局,难以形成决定性优势。”
“僵持之势仍会出现,但对楚国所造成的后患有限,真正面临重大危机的,反而是我们自己。”
萧何说到此处,刘邦心中对于此事的来龙去脉,已然渐渐明晰。
“幸有你在身边,否则日后面对这些纷扰,我恐怕也难下决断。”
想法之间本就难免差异,各自考量问题的角度亦有所不同,所追求的目标虽相似,但在当前局势之下,想要实现理想,仍有诸多阻碍。
“这些都示威臣分内之事。”
为刘邦解忧排难本就是他的职责所在。然而,萧何内心深处亦存忧虑——如今虽有共识,但实际执行时未必能完全如愿,中间处必有未料之事发生。列国相争,每一次皆是如此。
每当欲有所作为,阻挠之人从不缺乏。若在往昔,尚可从容应对,可时间从不等人。若继续拖延下去,恐怕连心中的宏图也难以实现。
“罢了,你也早些休息吧。明日便要上朝,接下来的日子,宫中事务也需提上议程。那些我一直不愿提及之事,如今也到了不得不处理的时候。否则,日后恐将引发更多麻烦。”
刘邦言及此处,实则已想到未来宫廷之中必将浮现的隐忧。
那些纷争,归根结底皆与争夺王位有关。甚至在自己尚且康健之时,便已有人蠢蠢欲动。此等情况,无论落在谁身上,都令人难以安枕。
萧何聆听刘邦此番话语,默默点头。
“是的,陛下。”
此事他心中早有预感,深知迟早须解决。否则,前朝政务亦无法安心推进。种种牵连,影响深远。对此刻的处境,萧何完全理解陛下的苦心。他虽身为相国,愿竭力辅佐,但自身能力所限,亦只能在此时尽力而为。
余下之事,唯有待其发生后再行应对了。
想要处理家族事务,对萧何而言,恐怕比应付大国间的外交还要棘手。况且,他自己原本就缺乏这方面的经验,确实是对能力的一种考验。
回到暂居之处时,心中只想着先歇息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