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越60年代,我靠捡漏成了首富 > 第155章 雪中送炭与“老规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5章 雪中送炭与“老规矩”

手里捏着那枚价值不菲的宣统三年初铸版大清银币,韩风心中的兴奋并未持续太久。喜悦过后,是更现实的考量:如何安全、高效地将这些“鱼”变成实实在在的收益?以及,如何找到更多、更肥的“鱼”?

小摊小贩和隐秘交易点能淘到“小精品”和偶尔的“中漏”,但真正的“大货”——那些价值连城的珍稀钱币、成套的精品、或者来源特殊(比如密码册中可能记录的某些“黑货”)的硬通货——往往掌握在更高层次的藏家或“庄家”手里。接触不到这个圈子,就只能在小水洼里扑腾。

他想到了苏雅娴。她既然能提供《古泉汇要》和交易点信息,必然有更上层的渠道。而且,两人之间那条无形的利益纽带,也需要适时地巩固。

他再次来到榆树胡同安全屋,这次不是等待,而是主动留下了一个约定的暗号——在窗台内侧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用粉笔画了一个小小的菱形标记。这是他和苏雅娴约定的单向联络方式,表示他有事需要沟通。

等待的时间并不长。第二天上午,当韩风推开安全屋的门时,一股熟悉的冷冽香气再次飘入鼻端。方桌中央,放着一张崭新的白色卡片。

没有称呼,没有落款,只有一行娟秀冰冷的字迹:

“‘鱼’获如何?‘码头’风大,规矩不可废。”

“码头”显然指交易出货的渠道,“规矩”二字更是点明了核心。苏雅娴在问他成果,更是在提醒他,想进入更高级的“码头”,必须懂得并遵守那里的“规矩”。

韩风拿起卡片,心中了然。他回到桌前,拿出纸笔,没有直接写回复,而是开始整理自己这段时间的“收获”:将那枚o版袁大头和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小心地用软布包好,又挑选了几枚品相不错、版别相对少见的龙洋和铜元。他没有把所有好东西都拿出来,但也足以展示他的“识货”能力和一定的“收获”。

他需要苏雅娴看到价值。

当天下午,他将这个装着几枚精选钱币的小布包,连同那张写着“风大,求‘老规矩’指路”的纸条,放进了安全屋窗台内侧的暗格里。

接下来的等待,带着一丝微妙的期待。苏雅娴会如何回应?是继续施舍一点信息,还是真正打开通往更深水域的门?

回应在第三天到来。依旧是一张白色卡片,但这次,上面的字迹似乎…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意味,不再仅仅是冰冷,更像是一种审视后的…认可?

“东西尚可。‘码头’水深,规矩如下,慎记:”

卡片后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楷,条理清晰:

询价如探水: “看货不问价,问价不还价。价由主家开,开口莫回头。” 意思是看到东西,心里再喜欢也别主动问价,显得外行又急切。等主家开价后,觉得不合适可以还价,但一旦还价被接受或拒绝,就不要再反复纠缠,显得没魄力、小家子气。还价时可用“这价有点‘硬’(高)”、“让让‘水头’(利润)”等行话。

打包如护宝: “瓷器怕撞,书画怕潮,钱币怕污。” 特别强调了不同藏品的打包方式。钱币要用软纸(如绵纸)单枚包裹,再用硬纸板或小木盒固定,避免相互碰撞摩擦。字画要卷好(不能折!),用油纸或厚牛皮纸包裹防潮,再装入硬质圆筒。瓷器更是要用软物(棉花、刨花)塞满空隙,多层包裹,箱子外标明“易碎”和方向。

‘掮客’如渡船: “生人莫交底,熟路可搭桥。” 对于不熟悉或背景复杂的交易对象,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底细和真实意图。可以借助可靠的中间人(“掮客”)牵线搭桥,支付一定的佣金(“船钱”),由掮客去谈价和传递货物,既能规避直接风险,也能借助掮客的信誉和人脉。

切口如暗流: 卡片末尾列了几个简单的行内切口(暗语):

“开门”:东西一眼真,老货。

“不开门”:东西存疑或明显新仿。

“打眼”:买错了假货。

“捡漏”:低价买到超值真品。

“一枪打”:一批货全要了。

“俏货”:热门抢手的好东西。

“荒货”:冷门不好卖的东西。

看着这些条理分明、充满江湖智慧的“老规矩”,韩风心中五味杂陈。这比那本《古泉汇要》更珍贵!这是真正的生存法则,是踏入那个隐秘世界的通行证。苏雅娴不仅是在教他知识,更是在教他如何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圈子里保护自己、游刃有余。

她就像一个深谙江湖门道的老师父,虽然态度依旧冰冷,但这份“授业”的举动本身,就传递出一种微妙的信号:她对韩风的表现是认可的,愿意在他身上投入更多的“培养”资源。

“规矩不可废…”韩风默念着这句话,将卡片上的内容反复看了几遍,牢牢记在心里。他明白,苏雅娴的“雪中送炭”,送的是在深水中航行的“船”和“桨”。他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也背负上了更深的期待。

他将那几枚展示用的钱币小心收好,心中盘算着下一步。有了这些“规矩”傍身,是时候尝试去接触苏雅娴可能提供的“码头”,或者利用这些知识,自己去寻找更深处的“大鱼”了。他隐隐感觉到,自己正在被苏雅娴塑造成一个更合格、更有用的“伙伴”,或者…棋子。